【资料图】
新华社昆明5月12日电(记者岳冉冉)由中国科学家领衔、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的一项成果,于北京时间5月11日晚在国际期刊《细胞》发表。这一成果开发了一种3D培养系统,实现了食蟹猴胚胎体外25天的长时间培养。利用这一系统,团队还观察到了食蟹猴早期器官的形成。
论文通讯作者、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谭韬教授介绍,解析早期胚胎发育一直是生殖医学领域的难点热点,这一领域的研究有助于降低流产及出生缺陷发生率。
团队借助细胞外基质,构建了一种类似于母体的3D培养环境,同时加入葡萄糖,促进了食蟹猴胚胎的体外发育,使培养胚胎在形态、发育进程等与体内胚胎保持高度一致。
3D培养系统成功实现了食蟹猴胚胎在体外25天的培养。利用这一平台,研究者发现,体外培养的食蟹猴胚胎除出现早期神经分化外,还出现了早期造血过程,特别是第一波造血的发生。此外,团队还发现了早期肠的形成,这与体内食蟹猴胚胎及人胚胎的肠的形成高度一致。
谭韬说:“未来,这一3D培养方法有望用于研究食蟹猴胚胎发育全过程,这将有助于了解人类胚胎发育畸形及早期流产的病因。”
这一成果由昆明理工大学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、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合作完成。
X 关闭
2月7日,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...
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(记者吴长锋)8日...
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...
2月8日,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佳星)记...
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(记者王连香)记者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梦然)据...
科技日报讯 (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...
2月2日,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。刘...
“前方道路遭‘敌’破坏,车辆无法通过。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3 非洲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