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前,孟羽童与格力“分手”的官宣看上去不太愉快。先是格力忽然将孟羽童的直播视频全部删除并证实“正常人员流动,感谢关心”。
(资料图片)
董明珠扬言要培养成自己的“接班人”,结果孟羽童来去匆匆,围观群众脑补到底谁辜负了谁,舆论猜测纷纷。
孟羽童亦在个人微博含沙射影:“靠别人永远不如靠自己。”此后各种消息满天飞,到底是格力画饼PUA,还是年轻人职业规划本就我做主,谁是谁非一时很难看清楚。
制造业需要讲新故事,老格力需要拥抱新场景,这是董明珠当初需要孟羽童的原因。从这个角度看,互选逻辑自洽,她或他是谁其实不重要,但她扮演的角色很重要。
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,能享受出道即巅峰的职场待遇,不亚于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。这个馅饼掉在孟羽童身上,没有不抱住的道理,更何况对方是格力这棵大树,董明珠这样叱咤风云的人物。
但职场的稳定性,通常取决于合作双方理念一致,供需对位,付出回报对等。比如,锐意进取的下属碰到锐意进取的上司,是一拍即合,但是碰到求稳守成的上司,那是一拍两散。
有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,有人不显山不露水,实力惊人。想走捷径的员工遇上投机取巧的公司可能步步高升,遇上稳扎稳打的企业会寸步难行。
我为你赴汤蹈火,你为我雪中送炭是双向奔赴,我为你飞蛾扑火,你为我煽风点火,早晚要分道扬镳。
格力和孟羽童为何分手,外界不得而知。就像婚姻的围城一样,道理谁都懂,但能不能过到一块长长久久,只有试了才知道。
孟羽童与格力牵手的那一刻,拿得并不是普通员工的剧本。那时话题、流量、名利飞奔而来,考勤、月薪、规章制度,这些职场常规操作都显得有些违和。
当初轰轰烈烈,如今唏嘘一场。分手后,传言“孟羽童在格力月薪没过万”,她另谋高就,继续向名利飞奔而去。另一边,格力员工则爆料,孟羽童出勤率80%异常,对接工作总是找不到人。
一个流量时代的新网红,一个数十年如一日的老工厂,没那么容易擦出火花。反倒在一次敢想敢做的实践中,真实地看清了彼此,格力还是那个格力,董明珠还是董明珠。
格力不是MCN,董明珠不是龙丹妮,他们会造空调,未必会造网红。李国庆眼中网红的“好胚子”,成为下一个董小姐,还是成为第一个孟羽童,格力需要的是前者,孟羽童或许选择了后者。
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
X 关闭
2月7日,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...
科技日报合肥2月8日电 (记者吴长锋)8日...
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...
2月8日,当看到中国选手谷爱凌以漂亮的高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佳星)记...
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 (记者王连香)记者...
科技日报北京2月8日电 (记者张梦然)据...
科技日报讯 (记者马爱平 通讯员赵鹏跃...
2月2日,海军航空兵某旅组织战备巡逻。刘...
“前方道路遭‘敌’破坏,车辆无法通过。...
Copyright © 2015-2023 非洲产业园区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8 联系邮箱:58 55 97 3@qq.com